電子報
電子報

平臺文章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與上海交大進行產學研戰(zhàn)略合作

新華網上海12月26日電(記者劉丹)為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yè)為主體、產學研為依托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進一步深化校企雙方的戰(zhàn)略合作,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將連續(xù)五年、每年斥資3000萬元與上海交通大學進行全方位的科技合作,共同打造名企名校緊密聯(lián)動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以振興國家裝備制造業(yè)。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和上海交通大學26日正式簽署了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聯(lián)合...

新華網 2007-12-27 644

北京籍免費師范生異地求學坦然接受十年支教

免費師范生是2007年高校的重大改革,但北京籍考生想上教育部所屬院校的免費師范生,只能報考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的高考報名即將開始,據(jù)悉,北京師范大學也將招收北京籍免費師范生。為給準備報考免費師范生的北京學生一點參考,我們采訪了十幾名目前正在陜西師范大學讀書的京籍免費師范生。沒有一個因貧困報考喜歡當老師是惟一理由免費師范教育,免學費...

北京日報 2007-12-27 754

清華大學體育精神薪火相傳:塑造學生強健體魄

薪火相傳的體育精神——清華大學加強體育塑造學生強健體魄■本報記者王亮走進以“工程師搖籃”而聞名的清華大學,沒有一絲沉悶的感覺,熱火朝天的體育鍛煉場景隨處可見?!霸跇嫵扇瞬刨|量的諸多要素中,身體健康是一個基本要素;在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諸多手段中,體育是一個重要的手段。面向未來審視學校教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將更加突出?!鼻迦A...

軍訓感言

九月,我們充滿無數(shù)期待,懷著夢想,開始了新的征程。放下沉重的行李,穿上軍裝去體驗別樣的年華;去磨練品質、增強集體凝聚力的一次人生考驗;去體驗蘇軾那一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深刻內涵。勞苦鍛剛毅,汗水鑄軍容驕陽烈日下,從一雙莊嚴的眼睛里看到了我們臉上頑皮的笑消失了,眼里溢滿了肅穆,胸膛挺起一身正氣,如同一...

04體教專業(yè)教育實習總結

2007年9月18日,漓江學院04體育教育專業(yè)在百色高中進行為期四十天的教育實習,于2007年10月28日順利返校。在百色高中實習期間,實習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工作并擔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全體實習的同學主動向本校的原班主任學習,了解實習班級的基本情況,積極與本班的學生溝通交流,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并在學生管理...

《漓江學院報》 2007-11-16 1303

穿越物質文明的華章———《海上鋼琴師》影評

1900是一個被放在鋼琴上的棄嬰,他不屬于任何人,也沒有身份,然而卻神賜般擁有著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本是一個無意義的到來,卻因那88個冰冷靜止的琴鍵而變得意義深遠。于是他的傳奇便始于出生的維吉尼亞號海輪;他的生命便屬于那片從未離開的大海;他的靈魂便賦予他賴以為生的音樂。1900生于世紀之初,擁有一個驚世駭俗的名字,大氣,輝煌,卻依舊落...

梔子花開

城市的道路迷迷轉轉,高聳的樓群無情地把天空割成支離破碎的臉。霓虹燈在閃爍,肆無忌憚地流露藍色的憂郁。風吹著臉,由不得我拒絕。除了年輕,我什么也沒有。午夜時分,意外地接到了Rury的電話。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柔情似水。Rury—一個我欣賞的女孩,真實,理智,善解人意。每當我痛楚地仰望天空時她總是及時出現(xiàn)在我身邊。于是郁結中懷著的難言之痛,...

想念母親

想念母親

每次離開家去遠方上學的路上,總會莫名地感到與母親及家的疏遠和隔膜,那狹窄的鐵道像風箏的線,而我就是那風箏。———寫在前面想念母親好多次是在夜晚睡覺之前。離家那么久,不便與母親相處與傾訴,但自己仍然能夠感覺得到母親那溫暖的心和支持兒子遠行的信念。...

青春熱血鑄軍魂——黑龍江大學國防生教育培養(yǎng)紀實

青春熱血鑄軍魂——黑龍江大學國防生教育培養(yǎng)紀實

12月12日晚,在黑龍江大學體育館舉行的全軍國防生綜合素質展示中,由我校國防教育學院學生帶來的鋼板靶射擊表演、捕俘拳表演和心里素質拓展展示給軍區(qū)領導和現(xiàn)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黑大國防生訓練有素的軍事作風和虎虎生威的氣勢震撼全場。在磨練中成長在國...

《黑龍江大學》 2007-12-25 1108
真誠是帆,勇敢是風,青春的船兒駛向遠方——記黑龍江大學“芙蓉學子”優(yōu)秀大學生評選道德風尚獎獲得者牛楊

真誠是帆,勇敢是風,青春的船兒駛向遠方——記黑龍江大學“芙蓉學子”優(yōu)秀大學生評選道德風尚獎獲得者牛楊

“是小牛老師嗎?快幫忙管管我那不聽話的小子吧!我們父母十句也不如你說他一句啊!”幾天前,大慶市肇源縣華源村的一位父親在打給牛楊的電話里如此“求助”。去年暑假,牛楊在華源村支教,雖然支教任務很快就結束了,但牛楊卻成了村里很多孩子的主心骨。“有感激...

師資力量是學院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

師資力量是學院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

胡云飛教授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一個學院進行科研、教學的保障,也是學院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力”,這是文科專家組督導員胡云飛教授的深切體會。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標準中對于各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我校各學院對于師資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胡云飛教授...

全校掀起學習十七大精神熱潮

全校掀起學習十七大精神熱潮

領航2007年11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校園里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熱潮。校黨委于11月2日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十七大精神會議”,全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全校二級黨組織負責人參加學習。我校還在省內率先...

《黑龍江大學》 2007-12-25 1175
溫家寶總理批示我校教師信函

溫家寶總理批示我校教師信函

關懷2007年1月22日,我校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教授趙傳君致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建議我國政府認真考慮與俄羅斯聯(lián)邦共和國政府簽署貿易協(xié)議,加速建立中俄貿易區(qū)。該信函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高度重視,當即批示商務部有關人員參閱研究。4月12日,...

《黑龍江大學》 2007-12-25 1055

《LivingintheheartofEurope》----英語講座

(本報訊記者侯思思)12月5號下午,在濟南廣播電視大學西校區(qū)三樓階梯教室舉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英語講座。此次活動由文學院組織,特地邀請了ManuelSchimke教授與同學們一起交流。主講人ManuelSchimke教授來自德國,現(xiàn)任山東經濟學院教授英文老師。隨著ManuelSchimke教授流利的英語講話,以《Livingintheh...

《濟南電大報》 2007-12-26 1015

孤魂

天黑了孤獨又慢慢割著有人的心又開始疼了愛很遠了很久沒再見了就這樣竟然也能活著---題記同學寫了一首詩給我,看了好久,是寫中秋的--一個可以讓人聯(lián)想的節(jié)日。應該是他的內容,另類孤獨,我讀出的只是空蕩蕩的感覺。加些落寞的秋涼,我才知道每個人心里都裝有些狠狠的寂寞!也許每個人所謂的人世間的美好是始于每顆心里無法甩去的那幾滴淚吧!最殘忍的是這...

濟南廣播電視大學經濟學院隆重舉行“迎新杯大學生體育節(jié)頒獎典禮”!

濟南廣播電視大學經濟學院于2007年10月24日———11月29日舉行了“迎新杯’大學生體育節(jié)”。11月29日下午4點,在學校閱覽室隆重舉行了“濟南電大經濟學院‘迎新杯’大學生體育節(jié)頒獎典禮暨健身操大賽”,學校黨委于景和書記出席并講話、黃興副校長、各部門處室負責人、經濟學院學院領導、2007級全體學生參加。學院積極響應學校倡導的全面提...

于景和書記在“永遠跟黨走,爭做新一代”紀念12.9運動合唱比賽中的講話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舉行濟南廣播電視大學“永遠跟黨走,爭做新一代”紀念一二、九運動合唱比賽。這是我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諧電大的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團結動員廣大團員青年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此,我代表學校領導對此次...

《濟南電大報》 2007-12-26 1147

蝴蝶夢(2)

夢破了,心碎了,諾言留在風中旋轉。我收回了自己呆滯的目光,悄悄的躲在樹后。我背依靠著樹干,閉上眼睛,“來世,我等你!”深情的呼喚依舊縈繞在耳畔。我掙開迷茫的雙眼,一滴豆大的淚珠順著臉龐滑落。我想拖起沉重的翅膀卻怎么也飛不出去,我怨恨的看著自己,不知道該怎么做!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里的,淚眼問花花不語。我蜷縮在樹杈之間,不愿再去繽紛擾亂的...

心靈的溫度

常溫下的水能夠流入江河大海,當溫度低到一定程度,水就變成了冰,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流動,當溫度高到一定程度,水就變成了蒸汽,飛騰起來,成為云朵,不僅擁有大地,還能擁有天空。是呀,水的狀態(tài)是由溫度決定的,而人生的狀態(tài)大概是由心靈決定的吧!這自然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狀態(tài)。在我的腦海中,善良熱情的人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記得一位朋友,每當她看到...

彌留之際戀故園———陳岱孫故居

彌留之際戀故園———陳岱孫故居

新林院3號●史軒1997年7月27日,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經濟學家陳岱孫平靜地走完了自己97年不平凡的一生。老人在彌留之際忽然對護士說:“這里是清華大學?!痹谀且粫r刻,先生還想到了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相信,清華的大禮堂、圖書館……每一個角落...

《新清華》 2007-12-14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