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進程中,曾經有很多夢想,“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正是中華民族勇于追夢、問語蒼穹的心聲表達。
偉大事業(yè)都始于夢想。據說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是一個中國人———明朝的萬戶,他把自己綁在自制的火箭椅上,雙手舉著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wěn)著陸。不幸的是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叭f戶飛天”的故事已消散在歷史中,但我們對浩瀚星河的向往卻從未間斷,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國人民奮勇前行,開啟了九天攬月的航天夢想新探索。
1958年初,中國人在酒泉的戈壁灘上建起了新中國的第一個航天發(fā)射場。在那個艱苦的歲月,全國人民排除萬難,擠出有限的物資,供應奮戰(zhàn)在大漠深處的科研工作者,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航天肉”和“航天蛋”,成為那一代航天人揮之不去的記憶,荒蕪戈壁中的小城也成了全國人民的心頭牽掛。十二年后,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在那里發(fā)射成功,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由此拉開。為了紀念這一天,也紀念新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更為了發(fā)揚中國航天精神,激發(fā)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2016年3月8日,經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每年的4月24日成為一個特殊的紀念日———“中國航天日”。
載人航天工程作為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建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實踐,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實踐。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史上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新中國的載人航天精神,正是無數航天人在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培育和鑄就的偉大民族精神。
從首顆人造衛(wèi)星到一箭多星,從無人試驗飛船到航天員太空行走,從探測器繞月飛行到月球軟著陸,從月球探測到火星探測,一代代中國航天人,抱著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個人選擇與黨的需要、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發(fā)展航天事業(yè)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嘔心瀝血,奮力拼搏。航天人堅持以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把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航天科技發(fā)展的戰(zhàn)略基點,勇于登攀、勤于探索、知難而進、鍥而不舍,攻克了一個個尖端問題,神舟、北斗、嫦娥、天問等一系列國之重器成功發(fā)射、華麗展現(xiàn),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在世界航天領域占有了重要位置。
近些年,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景海鵬、劉旺、劉洋等眾多航天員的名字,深深印在了國人心中。國人對英雄的崇拜,是因為他們代表了一種可貴的精神,代表了在任務面前斗志昂揚,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在成績面前永不懈怠的航天精神。同時,在這些航天員的背后,是更多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為了事業(yè),他們舍棄多彩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單調,舍棄功成名就的機會而選擇平凡,以苦為樂,無怨無悔,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他們抱著同舟共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自覺服從大局、群策群力、精誠合作。正是有了這樣一支思想過硬、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英雄團隊,中國航天才創(chuàng)造了眾多輝煌的成就,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
每一次的升空,萬眾矚目,每一次的歸來,舉國歡騰。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是每一位航天人的個人夢想,而個人夢想的聚合,又匯流成奔騰浩蕩的民族夢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在載人航天精神的鼓舞和引領下,懷揣夢想,不舍晝夜,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在奮力奔跑中成就新夢想、新事業(yè)!
?。祥L全,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