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們永遠懷念的好老師















  陳先生1940年從英國學成歸國后,作為我國當時僅有的少數幾位農業(yè)微生物學家之一,終身致力于我國農業(yè)科技事業(yè)與人才培養(yǎng),推進我國土壤、肥料、微生物諸學科的發(fā)展,成果豐碩。陳先生非常重視教材建設,他親自撰寫和組織編寫了不少土壤和微生物學科高水平的教科書和參考書。他主編的《微生物學》(第1-2版)以及和南京農業(yè)大學樊慶笙教授合作主編的《微生物學》(第3-4版)一直被農林院校廣泛使用,第4版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材。先生在生病住院期間還指導改編該書第5版,并于2000年出版,在2002年獲得教育部全國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陳先生對我國高等農業(yè)教育有很多精辟、獨到的見解,貢獻卓越。他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親自帶學生去農場進行教學實習,教育學生要“授人以漁”,重視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農業(yè)微生物方面,陳先生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根瘤菌共生固氮是他重點研究對象。早在上世紀30年代,他在英國研究三葉草根瘤菌時就首次發(fā)現(xiàn)豆科植物根毛的伸長和彎曲與根瘤菌產生激素的作用有關,論文發(fā)表在《Nature》上。他的博士學位研究揭示了無效和有效根瘤的結構與固氮作用的關系,認為,結瘤豆科植物的固氮量決定于下列諸因素:(1)根瘤的數量;(2)每個根瘤含菌組織的體積;(3)含菌組織的壽命。澳大利亞著名學者Bergersen認為這一概念是很重要的,適用于研究不同組合共生體有效性的指標,以及根瘤菌固氮能力遺傳缺陷在結構上的表征。陳先生回國后繼續(xù)進行根瘤菌研究,他和徐明光于1940年代初在我國首次分離獲得紫云英的共生菌,當時根據互接種族概念稱其為紫云英根瘤菌。1980年代末我用陳先生實驗室收集的紫云英共生菌株進行了數值分類和DNA-DNA雜交等表型和遺傳型研究,確定其為一根瘤菌新種,為紀念我的老師率先開展對紫云英根瘤菌的研究,將其定名為華癸根瘤菌(RhizobiumhuakuiiChenetal1991),在國際系統(tǒng)細菌學雜志發(fā)表。
  陳先生也很重視根瘤菌的應用,在1960年代國際上發(fā)生能源危機,不少國家廣泛開展了根瘤菌接種豆科植物以加強生物固氮,減少化學氮肥用量,陳先生將研究成果用于生產實際,1965年開辦紫云英根瘤菌肥料的工廠規(guī)模生產和大面積使用。
  陳華癸院士對我國農業(yè)教育和農業(yè)科學的發(fā)展貢獻繁多,不容贅述。作為先生早期的學生和助教,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先生高度的愛國熱忱,他在我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回到了百孔千瘡的祖國,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投入農業(yè)教育的建設事業(yè);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他總以創(chuàng)新思維不遺余力地工作,這是先生一生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基石。陳先生是我們后輩的楷模,是我們永遠懷念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