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最重要">
電子報
電子報

韓國四月
經(jīng)歷最重要



  圖片由潘一琦提供


  2011年8月30日清晨四點三十分,刺耳的鬧鈴響起。這一天,對于中青院09級新聞一班的潘一琦而言,只有23個小時。因為就是這一天,潘一琦將飛往與中國有著一個小時的時差的韓國,開始她一個學期交換生的學習和生活。
  對于赴韓留學的原因,她平靜地說,自己出國交換學習沒有太多功利心,只想多些經(jīng)歷?!皼]有多少野心。沒有多少理想。無非就想趁著,年輕多走走看看罷了。”潘一琦在日記中如此寫道。
  “一上飛機,就有一種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感覺了?!迸艘荤现氐男欣钕?,帶著她渴望經(jīng)歷的決心與對父母朋友的不舍,從首都機場飛往了韓國。課堂模式:以自主學習為主坐在異國課堂上,潘一琦的眼里看到的是白色、黃色、黑色等不同膚色的人們,耳邊充斥的是英語、西班牙語、泰語等不同國家的語言。她說:“我們就那樣坐在一個教室里,各種不同語言嘰里呱啦的感覺,很新奇!”
  令潘一琦驚喜的是,韓語的發(fā)音和浙江方言有一些共通點。身為浙江人的她,在韓語學習中,找到了自己的優(yōu)勢。
  潘一琦介紹,韓國的課堂教學以同學們討論的自主學習模式為基礎(chǔ)展開。例如,《韓國文學解讀》上課前,學生要讀指定的文學作品,寫讀書報告,準備課堂演說。上課后,先由一兩位同學作讀書匯報演講,再由老師作一些重點內(nèi)容的分析解讀。接著,同學們會就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最后再總結(jié)。對于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潘一琦評價說:“同學們往往能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也較活躍?!?br>  此外,韓國課堂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學生十分尊重老師?!罢n堂管理較中國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每堂課點名都是必然的,”潘一琦說。結(jié)朋識友:真心相交懂珍惜從起初與外國人接觸時淡淡的自卑,到后來談話時表現(xiàn)出的自信開朗。潘一琦說,只要真心相交,友情就沒有國界。
  至今,她仍清晰地記得:和異國友人們一起為吉爾吉斯斯坦女孩阿塞爾過生日,大家圍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吃蛋糕、喝酒,無拘無束地High到凌晨;只身一人去慶州旅行,和一位從未謀面的韓國女孩,卻投緣地聊了四小時,直至深夜十二點……這一幕幕溫情的畫面是她最珍惜難忘的經(jīng)歷。
  “感覺又多活了另一個人的人生”,潘一琦感慨。
  而最讓潘一琦感動的是一位韓國母親的背影。
  一天,潘一琦應邀到韓國同學的家中做客。她和韓國同學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吃飯,這樣的場景,讓她感受到了強烈的“家的氣息”。
  第二天清晨,潘一琦揉搓著惺忪睡眼,無意中看到韓國同學的母親正在廚房里忙著做早飯?!拔铱粗谋秤埃:?,突然覺得有一點像我媽?!迸艘荤穆曇敉蝗婚g有些顫抖,帶一點哽咽。因為那天是12月6日,恰巧是潘一琦媽媽的生日?!爱悋l(xiāng),仍有這么一個媽媽的背影,忙著為你做早飯。有一種溫暖感動又心酸。”
  那背影蘊藏著一種家的溫情,也暗示潘一琦,自己的媽媽過生日卻少了她的陪伴。那背影,教會了潘一琦要懂得珍惜。
  她說,“人一定要學會珍惜。真的,要珍惜,朋友和家人?!睂W術(shù)討論:多了質(zhì)疑和包容“什么都不一樣了!”面對不同國家間文化沖突,潘一琦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切實的文化差異,仿佛顛覆了潘一琦之前生活了二十年的世界。
  “為什么西藏一定要屬于中國?”在交換生交流會上,一位美國朋友當眾向潘一琦提出質(zhì)疑。
  剎那間,她愣住了,這原本是自己二十年來一貫認為 “理所當然”的事情,自己從未有過的思考,也沒有人如此提出質(zhì)疑,現(xiàn)在卻說不清究竟為什么。于是,她開始了新的思考與探尋。
  愈交流,潘一琦愈為美國人極強的質(zhì)疑能力所折服?!拔覀儚膩矶疾粫岩梢恍┘榷ǖ目捶ǎ麄兙褪鞘裁炊家獑枮槭裁吹娜?。”她逐漸認識到:“理所當然”遭遇“為什么”的質(zhì)疑,會讓人重新審視和思考,它的確需要一個“為什么”。
  “半個憤青”是潘一琦對自己赴韓前個性的形容。在韓國留學的短短四個月里,作為華夏文明的活的標本與其他文明相互碰撞的過程,她的身上,“少了憤青,多了質(zhì)疑和包容”。
  之后的交流會,更像是一場辯論賽。美國友人提出一個觀點,潘一琦往往提出另一個對立的觀點,然后大家討論分析。日積月累,潘一琦感受到:“學術(shù)、情感的交流都是無國界的。不同的聲音最需要的就是包容?!?br>  作為交換生的學習和生活,讓潘一琦感受到不同國家的人們對彼此文化差異持有的保留與包容,也教會了她看問題、處理事情,更客觀理性。
  四個月后,潘一琦將離開韓國。臨別時,她收到了各國好友們寫的臨別寄語。
  “他們不告訴我什么意思,讓我一定要自己去查,慢慢查?!笨粗苊苈槁?、不同國家的文字,潘一琦豁然笑開了,但又有些失落:“可能再也不會見面了,很不舍?!?br>  12月22日,潘一琦告別了所見中最美的?!葜?,告別了這有著“大一統(tǒng)”文化的禮儀之邦———韓國。近四個月的交換生留學生活,給予潘一琦更多的是一份值得珍惜、難忘的經(jīng)歷。
  “經(jīng)歷最重要。我慶幸經(jīng)歷了,并懂得了珍惜?!迸艘荤哪樕涎笠缰?,顯得自信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