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寫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十六
寫稿之人大都有這樣的兩種經(jīng)歷:卡殼與開竅。
寫稿卡殼時,一籌莫展,怎么也寫不下去,難受得很!
寫稿開竅時,文思泉涌,越寫越順,心里高興!
誰都喜歡開竅的時刻,但遇到卡殼的時候怎么辦呢?今天我們講一個案例,看看有無啟發(fā)。
人民日報社重慶分社記者常碧羅,是剛到分社工作一年時間的年輕記者。最近在一篇文章中,小常寫出了自己的一些采訪感悟,簡稱“三思”,讀來頗有意味。
常碧羅寫道:
我常常思考,什么是吸引讀者的好故事?是能發(fā)現(xiàn)別人看不到的場景和事態(tài)。
采訪時除了睜大眼睛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外,更需要追問。材料不怕多,就怕不夠。
稿子是從采訪時就開始寫的,采訪并不是被動地聽,更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這三段話,這“三思”,從不同角度道出了寫稿感悟,一句話有一個意思,不錯!
一、故事在于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媒體都倡導寫故事,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每一位記者都應適應這個變化,跟上這個變化,力求寫出好的新聞故事。
寫故事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吸引讀者的好故事。小常經(jīng)過思考,認知到“是能發(fā)現(xiàn)別人看不到的場景和事態(tài)”。
這個認知對頭!
“別人看不到的場景和事態(tài)”,那就是別人未知的東西,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鮮性。新鮮,是故事的一大特性。倘若盡人皆知、司空見慣,那就沒有什么新鮮可言,也就吸引不了讀者。
那么,怎么能發(fā)現(xiàn)這些“別人看不到的場景和事態(tài)”呢?無它,邁開雙腳去采訪?,F(xiàn)在一些媒體對采訪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日報海外版要記者學會“望聞問切”;中國青年報要記者在采訪現(xiàn)場“五官都要張開”。如此之舉都表明,記者一進入采訪的工作狀態(tài),就要全身心投入。
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好多細節(jié)是不會自己送上門來的,是要靠記者去發(fā)現(xiàn)。同去一個地方采訪,為何有的記者能找到細節(jié)?為何有的則空手而歸?關(guān)鍵在于采訪時會不會“看”?會不會“發(fā)現(xiàn)”?
有人說這是“詩外的功夫”,確是如此。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磨煉。
二、善于追問是本事
如何進行采訪呢?小常說,采訪時除了“睜大眼睛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外,更需要追問。只有追問,才能獲得材料。材料不怕多,就怕不夠。
這話確是經(jīng)驗之談。
追問是采訪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追問,表明你“進入了狀態(tài)”、“動了腦子”。時下有些記者人是下去了,但采訪不深入,走馬觀花,人家說什么就記什么,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這怎么能行呢?
采訪時有些事情,有些線索,有些細節(jié),不追問是得不到的。因為被采訪者并不十分清楚哪些是記者所需要的,說著時候有時一帶而過。在這種情況下,記者就要圍繞問題進行追問。不僅要知其一二,還要知其三四,力求做到對人的了解要做到“立體化”,對事的了解要做到“整體化”。
追問就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精神,人民日報資深女記者王金鳳在這方面做得頗有特點,一個問題多個角度反復問,一個細節(jié)幾個側(cè)面仔細問,直至把人和事搞得清清楚楚為止。每次采訪下來,她那小本子總是記得滿滿的。
只有這樣細致的采訪,你才能獲得多多的“實料”、“真料”。
三、多思考出好稿
“采訪并不是被動地聽,更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毙〕_@句話說得好。
從表面上看,記者采訪好像是“被動地聽”。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記者在邊聽邊思考。帶著問題去采訪,在采訪中又不斷思考,這是采訪的正確之法。
在一年來的時間里,小常去了不少地方,接觸了許多采訪對象,發(fā)現(xiàn)了不少人們鮮為人知的素材和故事,寫出了一些可讀性強的報道。之所以能如此,在于小常從案頭醞釀到實地采訪、從詢問交談到草擬提綱,從寫出初稿到不斷修改這些環(huán)節(jié)中,思考一直伴隨其間。
這種思考促使小常搜集了大量材料、熟悉了所采訪的人和事,寫起稿子來就很順暢。
發(fā)現(xiàn)、追問、思考,小常的這“三思”是個人的體會與總結(jié),但對于年輕記者來說,不失為是一份助你開竅的“真經(jīng)”。建議大家好好看一看,并認真思考一番。
(作者為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