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短些再短些——如何寫好短新聞


短新聞,一般泛指篇幅較短的消息、通訊、簡訊、特寫等。其優(yōu)點是短小精悍、言簡意賅,頗愛大家歡迎。這既是廣大讀者的要求,也是記者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下面就以獲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的消息《鄭州:罰單“趕”走首家擦鞋店》(原載《工人日報》2001年8月2日)為例,說說這則短新聞好在哪兒?

【附文】

本想告別“游擊戰(zhàn)” 開張連連“吃罰單”
鄭州:罰單“趕”走首家擦鞋店
 
店門開張半個月,“大蓋帽”們接踵而來搞檢查,上交罰金近千元,最終“退店上路”繼續(xù)擺攤打“游擊”。這就是鄭州市首家擦鞋店綠城保潔擦鞋公司的遭遇。 
“綠城保潔公司”老板孫紅濤說,鄭州市區(qū)的固定人口和流動人口數(shù)百萬,擦鞋業(yè)有大市場,況且,街頭違規(guī)的擦鞋攤很多。于是他參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成功先例,著手創(chuàng)辦這家“擦鞋公司”。今年3月份,他以每月800元的租價在東風路租下一間3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辦理了有關證件,從社會上招聘50多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下崗青年,經(jīng)過培訓后上崗。7月初,河南省省會有了第一家擦鞋店。
然而,門店新開張,生意還沒有做紅火,各個管理部門的“大蓋帽”們便接踵而來。工商部門認為,擦鞋店是新的特殊行業(yè),得辦理特殊崗位就業(yè)證,但新行業(yè)沒有標準,就業(yè)證自然辦不成,如此只好接受罰款;衛(wèi)生部門要擦鞋店跟飯店服務人員一樣,持有健康證,沒有辦也得罰;城管部門來檢查,稱擦鞋店門口放著顧客使用的拖鞋屬占道行為,被“清理”走了;街道居委會找上門來要收衛(wèi)生費……
擦鞋店每天至少要接待兩撥檢查和罰款人員,半月的時間,擦鞋店上交罰金近千元。而擦鞋店每天只能收入30元左右。擦鞋店的店員更是心灰意冷,他們說,在鄭州,下崗職工要找份工作干,可真難。
據(jù)了解,不少市民對本市第一家擦鞋店的消失普遍表示惋惜。他們認為,不占道的擦鞋店是現(xiàn)代化城市擦鞋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若能規(guī)范發(fā)展,無疑是件好事。有關部門應該為其提供一個寬松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是為再就業(yè)工程作出一份貢獻。
(原載《工人日報》2001年8月2日)

這篇短新聞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從寫作上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經(jīng)驗。

寫好短新聞,主題要明確。在寫文章時,主題切不可繁雜,更不能是多主題,而應集中在一個點上,突出其核心與精髓。主題一旦鎖定,材料的取舍、結構的安排、語言的運用都為表達主題服務。這篇消息圍繞罰款這一問題,集中寫到了首家擦鞋店被罰的經(jīng)過和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整篇文章從頭至尾,可以說沒有廢話、空話,可謂是言簡易賅,短小精悍。所以,在寫短新聞時可采用“聚焦主題、精選材料、就重避輕”的方法。
寫好短新聞,選材要精當。在選材時要挑選最能表現(xiàn)主題、最具代表性和說服力的典型材料。文章能否寫得短,同選材有很大的關系。精心選材,就是要選取那些能深刻提示事物本質(zhì)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細節(jié)。這篇消息中選用的‘首家擦鞋店’被罰單‘趕’走就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中所選用的材料——去罰款的部門:工商、衛(wèi)生、城管、街道居委會等,都很精當、典型,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所以,選材,就是要根據(jù)受眾的心理要求,選擇他們欲知、須知的材料。
寫好短新聞,語言要精粹。要學會用概括、精煉的語言說明事情,表達主題。因此,在新聞報道中敘述事件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切不可空話、套話,盡可能的用群眾的語言寫群眾中的事情。這篇消息就是通過反應首家擦鞋店被“趕”走的事情,向群眾展示了再就業(yè)難的社會深層原因。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因此,新聞完全可以寫短。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人們都希望在最少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信息。在新聞寫作中,既要反對長而空,更要反對短而淺。提倡寫短,就是用最少的字,最少的語句,用最精煉、最生動、最形象的語言,準確地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質(zhì)的新聞事實講清楚。在較短的篇幅內(nèi),寫出有深度有價值的好新聞來。寫短新聞也是對寫作篇幅的要求。
(作者為新聞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