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從當年老記者描述毛澤東的報道,我們當學點什么?

最近看中國新聞史,對當年老記者描述毛澤東的報道頗感興趣,也引發(fā)了一些思考。

現(xiàn)摘錄些許與大家分享——

其一:

1944年夏秋間,時為《新民報》主筆的趙超構在長篇通訊《延安一月》中,對毛澤東這樣寫道:

身材頎長,并不奇?zhèn)?,一套毛呢制服,顯見已是陳舊了。領口是照例沒有扣的,一如他的照相畫像那樣露著襯衣。

眼睛盯著介紹人,好像在極力聽取對方的姓名。談話時,依然滿口的湖南口音,不知道是否因為工作緊張的緣故,顯露疲乏的樣子,在談話中簡直未見笑顏。

然而,態(tài)度儒雅,音節(jié)清楚,詞令的安排恰當而有條理。我們依次聽下去,從頭至尾是理論的說明,卻不是煽動性的演說。這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袖毛澤東先生。

其二:

1945年國共兩黨重慶談判期間,時任《大公報》記者彭子岡在通訊《毛澤東到重慶》中,對毛澤東這樣寫道:

“很感謝,”他幾乎是用陜西口音說這,當記者與他握手時,他仍在重復這三個字,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

當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時候,我看到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

毛先生敞開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他打碎了一只蓋碗茶杯,廣漆地板的客廳里的一切,顯然對他很生疏。他完全像一位來自鄉(xiāng)野的書生。

以上兩位老記者對毛澤東的描述,頗有特點,于今仍有著強烈的指導意義。

一、唯真,才能動情;唯實,方能感人。

在人物通訊寫作中,對人物的描寫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

如何才能把人物描寫的好呢?“兩個實”,一個是真實,另一個是平實。

這“兩個實”,是寫好人物通訊的根本,特別是寫大人物、先進人物的根本遵循。

因為——

寫人物一定要真實,要寫出實實在在的真實人。不能有一點虛假,更不允許虛構。

寫人物一定要平實,要按照人物的本來面貌去寫,既不縮小也不拔高。人為拔高,往往令人難以置信,甚至招來厭煩。

當年趙超構、彭子崗寫毛澤東的報道,堅持真實、平實的寫法,把人物就寫活了、寫真了:

“身材頎長,并不奇?zhèn)?,一套毛呢制服,顯見已是陳舊了。領口是照例沒有扣的,一如他的照相畫像那樣露著襯衣?!?/strong>

(點評:寫身高,寫穿著,自然、得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他的手指被香煙燒得焦黃”、“我看到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

“毛先生敞開外衣,又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綢襯衫?!?/strong>

(點評:觀察之細,描寫之妙,寫出了特征。)

以上的描述,真實、平實。當年人們包括國統(tǒng)區(qū)的人們看了都對毛澤東頓生好感、敬意。

人民日報一位資深編輯談及這一點時說:“唯真,才能動情;唯實,方能感人。”這確是至理名言。

然在以往的新聞報道中,人物造假、事跡造假、話語造假、行為造假、人為拔高等時有所見,引起人們的不滿和憤怒。近些年來,雖已大為好轉,但不真實、不平實的個別事例仍有,需要人們引起高度警惕。

二、少用概括語,多用具體細節(jié)。

在確保真實、平實的前提下,寫人物時還要注意少用概括語,多用具體細節(jié)。

現(xiàn)在有些寫人物的稿件在這方面做得較差。一些人寫稿不大注意、不大善于在細節(jié)處進行描述,而是愛使用那些概括性語言。

如,“來的人身材高大,身體魁梧,渾身是勁......”

人們不禁要問:何為身材高大?一米七?還是一米九?不如寫出具體的身高讓人信服。

再如,“身體魁梧、渾身是勁”,怎么感知呢?不如寫“他將裝有80多斤大米的口袋,一下子扛在了肩上”,來得具體、實在。

寫人物一般都要對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進行一番描寫,讓讀者對所寫人物有一個了解。

但寫這些特征時,不能什么都寫,而是要擇其主要之點、新鮮之點進行細致描寫。

如寫毛澤東,彭子岡寫他的外衣、鞋底、襯衣等。特別是寫“他的鞋底還是新的”、“無疑這是他的新裝”,真是神來之筆!

也許有人會覺得“瑣碎”,其實倒是細致、自然。

還如寫毛澤東的口音和打碎茶杯的事兒,非但沒讓人感到“意外”,反倒覺得真實,可信。

在稿件中通過細致的描寫,能使人們真切感受到所寫人物的魅力所在。在這方面仍需繼續(xù)努力。

小結語

趙超構、彭子岡當年寫的報道,已過去70多年了。但其真實、平實和細致的筆法,至今仍有著借鑒意義。

寫人物特別是寫一些大人物、先進人物等,千萬不能人為拔高、添枝加葉。然這些毛病至今仍未絕跡。寫人物一定要“高大全”;說出的話一定要有“豪言壯語”,諸如此類的毛病,值得我們時時警醒、處處注意。

寫人物是為了倡導一種價值理念、推介一種社會風尚。如果我們記者寫得不真實、不平實,那就無法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因此說,如何寫人物,怎么寫好人物,并非小事,而當把它作為大事來對待,認真寫、精心寫,力創(chuàng)出更多人物通訊的精品之作。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