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知魚知水,樹德樹人





“知魚知水,樹德樹人”是水產學院的院訓,水產學院院長聶國興教授對此有獨到的見解,“知魚知水”講的是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水產養(yǎng)殖不僅是養(yǎng)魚,更是養(yǎng)水,是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種保護。育人要先樹人,要先有德,才能談及成人,正所謂“樹德樹人”。這也是水產學院對全體師生的一種要求和期許。師生如此,院長更是如此,聶國興教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學院的院訓。

1993年,河南師范大學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的聶國興,因品學兼優(yōu)被老教授選中留校任教,自此開啟了他堅守水產事業(yè)的人生征途。二十六年來,他本著最初的執(zhí)著與信念,一步步把水產學科引領到河南省乃至全國的前沿,實現了河南省本、碩、博完整的水產學科體系鏈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一份事業(yè)要專注地注入感情。”無論是在生命科學學院擔任副院長,還是水產學院獨立建院擔任院長,聶國興教授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只因他對水產積淀的那份真摯的感情。我校水產養(yǎng)殖專業(yè)1984年首次招生,2018年獲得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實現了發(fā)展歷史上的巨大跨越。但聶院長并不想過多的強調“跨越”二字,因為跨越的背后更多的是腳踏實地。

“篳路藍縷創(chuàng)基業(yè),殫精竭慮謀發(fā)展”是對聶教授一路走來最好的見證?!白畛跛a這個學科發(fā)展道路布滿了荊棘,但沒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甭櫧淌谡f道。水產學院所有教師在他的帶領下,每天工作時間都達到十幾個小時以上,但他們都始終沒有抱怨過,默默無聞地為水產事業(yè)凝心聚力。至今,在生命科學學院四樓的實驗室墻上,還懸掛著他當年立下的誓言,上書十項目標今已全部實現。

2012年,聶國興教授帶領水產學院年輕博士們開始了一項偉大工程,進行全省的魚類資源普查,編寫第二版《河南魚類志》。這項工作整整比國家規(guī)劃提前了五年。

近八年來,普查隊在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的支持下,跋山涉水,幾乎走遍了河南省的所有山川、河流、湖泊,曾冒著44℃的高溫,也曾下到零下11℃的池塘采集標本,甚至多次險些丟命。在欒川雞冠洞中無人涉足的幽暗地方,喀斯特地貌讓特殊的魚類在此孕育,為了采集標本,聶教授帶領隊員潛入洞中,崎嶇濕滑陡峭的“路面”使普查隊每前行一步都很艱難。一次調查中,聶教授腳下一滑,直直地墜向洞中,嚇壞了同行的 “戰(zhàn)友們”,情急之下他抓住了一塊鐘乳石,才幸免于難。工作的艱辛、設備的簡陋磨礪著隊員的意志,他們絲毫沒有動搖調查的決心。

“我想進行河南魚類資源的調查,需要的是一種意志,更是一種情懷?!甭檱d教授邊笑邊說道。他心里清楚,《河南魚類志》不僅是為了調查水系生態(tài)的改變,知曉魚類資源幾年來的變化,也是為了完成老一輩人的遺愿。

他們的行動感動了很多人,在潢川,在欒川,兩位老先生將自己多年編寫的與調查相關的手稿全部贈予了普查隊,還有無數的小學生、老鄉(xiāng)幫他們采集標本,指引道路。截至目前,他們共采集標本134個,其中發(fā)現我省有37個新的記錄。

在水產學院,聶院長是出了名的“嚴”,對老師們嚴,對學生嚴,對自己更嚴,但嚴中有愛。比如,水產類專業(yè)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學生必須到實踐中才能獲得技能。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們不能在黑板上養(yǎng)魚,要到一線去?!睘榱俗寣W生親近產業(yè),他根據水產養(yǎng)殖的季節(jié)性問題,由大四實習一周改為大三實習十二周,并要求帶隊老師和學生寫實習日志,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興趣,尋找自身發(fā)展與產業(yè)發(fā)展的契合點。聶教授在與我們的交談中,起身拿出書柜中陳列的以往學子們的實習總結,自豪地說“多年后同學們回憶起來當初自己的實習經歷,都是一份難得的美好回憶?!?/p>

嚴師出高徒,聶教授所帶的水產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研團隊,每年都有許多高層次的科研成果。他所指導的研究生,考取了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或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干,這些都與他的“嚴”有關。但聶教授嚴中有愛,他默默無聞地資助了許多邊遠山區(qū)的孩子上學,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了心中的大學。

聶國興教授身兼多職,外界賦予了他很多頭銜,面對這些頭銜,他說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種擔當。比如作為河南水產學會理事長,他認為重要的是利用這個平臺加強與外校的交流,爭取更多的資源,促進我校和河南水產類專業(yè)的強大,為河南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努力與堅持帶給聶國興教授很多榮譽,榮譽也賦予了他更多的責任。他說,作為河南人,他更想讓河南的父老鄉(xiāng)親吃上更多健康的水產品。多年來,他始終不渝地在堅守著當年那份初心、那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