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他山之石


  高等學校辦學質(zhì)與量的關系問題,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點,大家的共識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是關鍵。然而共識歸共識,實際歸實際,某些高校為了出政績,更多關注的是“量”的增加。有一定規(guī)模的高校熱衷于建造大學“航空母艦”;有些非211、非985、非雙一流的學校,則不管自身條件如何,千方百計要擠進這些行列中去,而想出的辦法呢?還是在數(shù)量上打轉轉兒,千方百計地擴大招生,增加專業(yè)。結果是,精疲力竭,勞民傷財,浪費了資源,也沒能擠進去。究其原因,就是著力的方向錯了,南轅北轍。
  縱觀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名校,無不是正確地處理了辦學的質(zhì)和量的關系。比如“量”,主要表現(xiàn)為在校生的數(shù)量。不知是不是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律,那些頂尖的學校,規(guī)模都不是很大;反之,那些規(guī)模很大的學校,還真不見排名靠前的。而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大學,未見得就不能辦出名氣。為了說明這一點,我查了一些世界級名校的規(guī)?!,F(xiàn)將其中英國和美國的幾所名校和我國香港的香港科技大學的情況轉列在此處:
  英國牛津大學在校生為14000人,其中研究生4000人(牛津市人口9萬);劍橋大學18000多學生(劍橋市人口9.2萬);東英吉利大學在校生8300名(所在諾里奇市約12萬人)。
  美國哈佛大學6600多學生,麻省理工學院在校生4500名(二校同在的劍橋市,大約有10萬人口);耶魯大學在校生5100人(所在紐黑文市人口12萬);歐柏林學院 (美國最著名的音樂學院)在校生2850名(所在的歐柏林小鎮(zhèn)名不見美國地名錄,可見其?。?。
  中國香港香港科技大學在校生13456名,其中本科生8981名,研究生4475名。
  我列舉這幾所學校,是為了說明,學校的名氣跟學校的規(guī)模沒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可以說,學校規(guī)模大,并不一定名氣就大。比如美國規(guī)模大的學校往往是州立大學 (如規(guī)模全美最大的密執(zhí)安州立大學,在校生達到64000人),但在美國的大學排行榜上,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來都進不了前25名之內(nèi)。
  有兩所學校的情況很具有典型性。一所是英國的東英吉利大學。這所學校成立于1963年,比我們學校還晚一年,開始時在校學生只有4000人,現(xiàn)在也不過8000多人。該校最具特色的課程是創(chuàng)意寫作課。這一課程于1970年由英國著名作家馬爾科姆·布雷德伯里和安格斯·威爾遜創(chuàng)辦,在當時是英國第一家,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在該專業(yè)的執(zhí)教者中,有世界級的德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候選者塞巴爾德,英國女作家安吉拉·卡特。該專業(yè)的第一個畢業(yè)生毛姆小說獎獲得者伊恩·麥克尤恩,被公認為是當前英國文壇“執(zhí)牛耳”者,還有三位布克獎獲得者和十幾位其他文學獎的獲得者,包括英國小說家安德魯·米勒,作家西蒙·斯卡絡,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小說家安妮·恩萊特,作家、詩人兼劇作家歐文·希爾斯,電影導演及編劇古莉·查夏,美國暢銷歷史小說家特蕾西·舍瓦利耶。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一雄也是該校畢業(yè)生。該課程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聲譽最高的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并于2011年獲得英國高等教育的最高獎女王周年紀念獎。這一切,都給該校所在的諾維奇市增添異彩,這個只有12萬(一說23萬)人口的小城于201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 “文學之城”,迄今獲此殊榮的只有6座城市———其他5座城市是:愛丁堡(蘇格蘭)、墨爾本(澳大利亞)、衣阿華市(美國)、都柏林(愛爾蘭)和雷克雅未克(冰島)?,F(xiàn)在,許多國際性的文學活動都在該校舉行。這還不包括其他學科,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在內(nèi)的眾多杰出校友。
  一門課程帶動了一所學校,又帶動了一座城市。這就是辦學特色的力量。
  再說說我國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于1991年創(chuàng)辦,迄今只有不到30年的歷史,但已經(jīng)成為世界級的名校。讓我們看看該校的排名:全球頂尖200所大學排名榜第53位(2007),全球頂尖50所科技大學第23位(2007,《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全球頂尖100所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大學排名榜第37位(2007)(位列大中華區(qū)之冠),全球頂尖100所社會科學大學第51-75位 (2007,《上海交通大學》)(位列大中華區(qū)之冠),2011年5月23日,根據(jù)英國高等教育調(diào)查公司QS公布的2011亞洲大學名最佳大學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學勇奪第一名,2012年亞洲大學排行榜第一名,同年獲全球頂尖年輕大學排行榜第三名。2017年世界排名第34位,2018年排名第30位。
  再看港科大的課程排行情況:全球EMBA課程排名榜第1名 (2007,《金融時報》),全日制MBA課程全球排名第17名(2008,《金融時報》),亞太區(qū)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20位(2007,《經(jīng)濟學人信息部》),財務學系研究發(fā)表量亞太區(qū)排名第1位,是唯一能夠晉身前25位的亞洲大學(2006,《亞利桑那州大學》),高級管理人員特設課程自2003年起亞太區(qū)排名第一位(《金融時報》)。
  港科大對自己的定位是,“集中精力專攻高科技和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又能與同類世界級院校一爭雌雄的研究性大學”,采取“小而精”的辦學模式,僅設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等四個學院;即使是某一個學科,也不涉及其中的每一個分支,而是只關注其中的兩三個領域。這也是很值得我們某些院校借鑒的經(jīng)驗。
  前不久,教育部批準了由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領銜籌辦的西湖大學,從報刊上的介紹可以看出,該校也是汲取了世界名牌大學的辦學經(jīng)驗的,提出“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理念,堅持“有限學科”定位,目前僅設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3個學科門類。可以預期,西湖大學若能實現(xiàn)這些理念,一定能很快走向世界。
  我們看一所高校如何,主要看其辦學質(zhì)量、教學質(zhì)量。辦學質(zhì)量則表現(xiàn)在:第一,學校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而不是訓練成“工具”;第二,辦學要有鮮明的特色,有其他學校代替不了的專業(yè);第三,要有正確的辦學理念、教育理念和教學理念;第四,要有掌握并堅持實現(xiàn)這些理念的校長和一流的教師隊伍。這四個方面做到了,學校才會被社會承認,你的學生才能受到社會的歡迎,學校才不會被邊緣化。這樣辦學的成功,比任何名目都重要。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介紹這些“小”大學,還要說明一個問題:辦學要立足于自己的條件,不能生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里面,不能盲目追求招生數(shù)量,不能盲目搞什么大而全、小而全。我曾經(jīng)打過一個比方:一個工廠的生產(chǎn)能力,是由其人員、技術設備決定的,如果它沒有足夠的人員和技術設備,無限制地接訂單,不出問題才怪呢。辦學也是如此,招生規(guī)模、專業(yè)設置,都得看你的人員結構(主要是教師)、特點和設施。一個學校的規(guī)模,不能像松緊帶似的,無限拉長;那種拉法,最終會“繃弦”的。因此,一定要有切合實際的辦學理念,要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上下功夫,辦出特色;即使歷史短、規(guī)模小、學科少,也會以自己的優(yōu)勢立足于世界先進大學之林,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仙”,就是你的辦學質(zhì)量,這個“龍”,就是你的辦學理念。
  這些世界級大學的辦學成功的經(jīng)驗,是“他山之石”,我們可以借來“攻玉”,辦好我們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學院、自己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