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檀傳寶:“在地圖上旅行”,讓青少年親近一個真實偉大的中國



▲檀傳寶(教育學部教授)




●由北師大教師團隊完成的大型青少年德育畫本叢書《我的家在中國》


  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檀傳寶教授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團隊合作完成的德育畫本叢書《我的家在中國》是專門為青少年打造的“優(yōu)質(zhì)國情教育讀本”,自發(fā)行來受到多方認可,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發(fā)行。今年4月,在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訪問澳門特區(qū)期間,向澳門特區(qū)77所中小學校贈送了一批圖書,其中就包括《我的家在中國》。就這套叢書的特色、創(chuàng)作過程以及對青少年德育美育工作的看法,校報記者對檀傳寶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當初您對這套書的設想是什么?希望這套書在青少年德育上發(fā)揮什么作用?
  答:這本書是由我主持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項目“國民身份認同教材開發(fā)”的研究成果轉(zhuǎn)化而來。我們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團隊的“初心”,是希望基于我們的教育學專業(yè)為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探索一條有專業(yè)性、實效性、創(chuàng)新性的路徑。我們尤其希望中國青少年能夠愉快、理性、積極地建構(gòu)自己的國家認同、國民身份認同。至于國外的小朋友,我們當然也希望叢書能夠成為他們了解、理解、熱愛美麗中國的最好平臺。
  記者:這套書是用什么方式來講述的呢?它的內(nèi)容線是怎樣鋪陳,又怎樣用引人入勝的方法吸引讀者的呢?
  答:一定意義上說,這套德育畫本叢書是我個人主張的 “德育美學觀”的一次重要教育實踐。我們團隊從一開始就拒絕強制灌輸,希望通過對愛國主義內(nèi)容、形式的審美化處理,讓孩子們在偉大祖國的自然、文化、成長之美中愉快前行。本書總的敘事方式是“在地圖上旅行”,叢書分 “山河之旅”“湖海之旅”“民族之旅”“節(jié)日之旅”“城市之旅”“道路之旅”,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旅行”中了解、親近一個立體、真實、偉大的中國。
  記者:和其他青少年讀本相比,這套書的特點是什么?
  答:簡而言之,這套書是一部 “教育學作品”。具體來說,除了貫徹“德育美學觀”,叢書還綜合應用了批判性思維、建構(gòu)主義、比較教育、青少年亞文化理論以及兒童游戲、兒童文學等方面的教育理論成果。概括地說,《我的家在中國》主張的是一種真實的、立體的、建構(gòu)的、美感的愛國主義。比如這套叢書可能是新中國第一套敢于“講祖國壞話”的愛國主義讀本———我們在介紹中國美好、積極的一面的同時,并不諱言中國的問題。比如講北京,我們除了講故宮、長城、航天,也講北京的“首堵”、霧霾現(xiàn)象;講黃河的時候,不僅講“黃河之水天上來”等壯美詩篇,也講“地上河”、黃河斷流等問題。我們認為,只有從小就學習一個真實的中國、確立公民責任的自覺,孩子們的國家認同才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
  此外,這套書特別強調(diào)建構(gòu)主義學習方式,我們不希望孩子們只是一個被動的學習者,而是在與信息的交互中實現(xiàn)國民身份的自我建構(gòu),為此設計了許多互動、游戲、研究性學習的環(huán)節(jié)。這些也是叢書發(fā)行以來廣受各界,尤其是孩子們、家長們喜歡的主要原因。
  記者:這套書發(fā)行后社會反響如何?
  答:2016年7月,叢書在北京舉行了出版發(fā)布會,教育部領導曾經(jīng)致信表示祝賀。賀信指出:“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德育活動中,如何避免簡單說教、提高教育實效,一直是德育工作的瓶頸性課題?!段业募以谥袊樊嫳鞠盗幸罁?jù)‘德育美學觀’教育理念,以帶領孩子們‘在地圖上旅行’的審美設計,將‘自然中國’、‘文化中國’和‘當代中國’三個維度融為一體,設計出了一套專門講給孩子聽的 ‘中國故事’”“(叢書)充分融入了審美化學習、建構(gòu)性學習、批判性學習等先進的教育理念,既是有關中國歷史、地理、文化、發(fā)展等綜合國情學習的資源手冊,更是當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優(yōu)質(zhì)德育讀本?!?br>  叢書發(fā)行之后深受孩子、家長、老師、基層學校的喜愛?,F(xiàn)在這套書已經(jīng)成為很多孩子喜歡的枕邊書、優(yōu)秀的親子閱讀材料和校本課程用書。
  記者:國家很重視青少年的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您認為優(yōu)秀的德育、美育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答:優(yōu)秀的德育、美育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應當是孩子們真正喜歡。人們經(jīng)常說要 “快樂教育”,但是我以為“快樂”不能僅僅是感覺意義上的,最重要的“快樂”應當是孩子們在接受德育、美育等教育時在精神上是愉悅的,有收獲的。
  記者:如果還有機會做教育讀本,您有什么新的想法?
  答:北京師范大學不僅是全國教育學科的重鎮(zhèn),而且有十分豐厚的德育、美育資源。作為學校德育學術(shù)研究的重要平臺,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團隊已經(jīng)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師德研究、港澳臺教育研究等方面確立了一定優(yōu)勢與特色。今后我們?nèi)匀粫趯W校的支持下不斷為中國德育理論創(chuàng)新以及教育質(zhì)量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
  如果條件許可,我們希望能夠在《我的家在中國》的基礎上再做努力。《我的家在中國》的目標讀者是小學生、初中低年級的青少年,我們希望未來有機會為更高年級的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提供最高品質(zhì)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