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校新引進教授、研究員簡介(2009·1)



宋永華


帥志剛


楊茂君


韋杰


溫江濤


侯旭東


  宋永華 1964年1月生,1984年在原成都科技大學獲學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獲博士學位。1989年6月至1991年3月在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1991年至1996年先后任職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巴斯大學、約翰莫斯大學。1997年1月起任英國布魯內爾大學英國皇家工程院/英國核電公司/德國西門子電力系統(tǒng)講座教授,2004年8月任該校分管博士生和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長。2007年1月出任英國利物浦大學副校長和電氣工程教授。2003年被清華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9年2月來校工作,任電機系教授,4月被任命為校長助理、低碳能源實驗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力經濟和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控制。1994年至今,出版英文專著5部,發(fā)表SCI收錄論文120余篇。2002年被英國布魯內爾大學授予科學博士(DSc)。因在市場化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控制領域取得的成就,2004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在該領域應Springer-Verlag出版社之邀出版了專著《OperationofMarket-orientedPowerSystems》,其研究成果不僅為英國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所重視和應用,也為隨后其他國家的電力工業(yè)重組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作為特邀專家參與或主持了世界銀行在東歐和聯(lián)合國開發(fā)署在中國的電力市場改革項目。2007年當選為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應荷蘭Kluwer出版社之邀主編了《ModernOpti鄄misationTechniquesinPowerSystems》一書。宋永華還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適應于靈活交流輸電技術的電力系統(tǒng)分析、控制與保護的新方法,并成功應用于英國國家電網(wǎng)的分析中。應英國IEE出版社之邀主編了《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sTechnology》,這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面介紹靈活輸電技術的專著,目前已經被廣泛使用。
帥志剛 1962年8月生。1983年獲中山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1989年獲復旦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yè)博士學位。1990年至2001年在比利時蒙斯-艾諾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00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2年1月起在中科院化學所任研究員、博導。2004年中科院“百人計劃”結題評估“優(yōu)秀”(前20%),同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7年10月入選清華大學“百人計劃”,2008年5月來校工作,任化學系教授。2008年7月當選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院士,目前是該院最年輕的院士,也是中國唯一的院士。
  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化學和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的理論。長期致力于發(fā)展理論方法,并應用于解釋、描述和預測功能材料的光電性能,包括有機發(fā)光、載流子傳輸、有機非線性等性能。共發(fā)表論文180多篇,SCI統(tǒng)計他引2500多次,H-index=28。
  發(fā)展了理論化學物理的電子結構和動力學理論,并應用于研究有機光電材料的電子過程,特別是在電荷復合動力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分子電致發(fā)光的內量子效率可以超過25%的自旋統(tǒng)計極限,推動了該領域的實驗研究,受到國際工業(yè)界和學術界的重視;提出了預測有機光電器件載流子遷移率的計算方案;發(fā)展了分子激發(fā)態(tài)衰變過程理論,適用于基態(tài)與激發(fā)態(tài)具有不同的拋物面,在定量預測分子發(fā)光效率方面邁出了一大步,解釋了奇異的聚集誘導發(fā)光現(xiàn)象;發(fā)展了關聯(lián)電子非線性響應的修正矢量方法,被應用于有機光子材料設計。
楊茂君 1975年12月生。1995年9月進入吉林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專業(yè)學習,1999年8月免試進入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研究所,師從王琳芳院士攻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10月由于合作研究的需要進入清華大學饒子和院士實驗室從事結構生物學研究,2003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在德國Lubeck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2004年6月進入美國西南醫(yī)學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5月來校工作,任生物系特別研究員。
  主要從事結構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工作。2003年至2008年5年間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發(fā)表學術論文19篇,其中12篇為第一作者。2003年6月,在世界上第一個解析了SARS病毒主要蛋白酶的晶體結構,并且發(fā)現(xiàn)一種經過修飾的底物類似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這一蛋白酶的活性,為設計抗SARS的藥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PNAS、JBC等雜志發(fā)表SCI論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在美國西南醫(yī)學中心3年多的時間里,發(fā)表第一作者論文6篇。解析了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及其輔助蛋白COREST的復合體晶體結構,研究并設計了專一性很強的抑制劑,目前對這些抑制劑的抗癌活性鑒定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還在調控細胞有絲分裂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質Mad2及能夠抑制其功能的蛋白質p31Comet的功能與結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實驗結果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在Cell、PLoSBiology、MolCell(兩篇)、NatStructMolBiol、Biochemistry等雜志上。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為細胞有絲分裂檢查點相關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及癌癥發(fā)生相關蛋白質的結構與特異性抑制劑的篩選與設計研究。
韋杰 1963年5月生。1983年獲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yè)學士學位。1984年赴美國,1989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獲博士學位,師從楊振寧/E.D.Courant。1989年至2007年,受聘于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1995年任研究員,2000年任終身研究員,2002年任研究與發(fā)展經理。2000年至2002年,同時受聘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美國散裂中子源加速器物理部主任。2009年2月受聘我校工程物理系,任教授。目前正在主持工物系強子應用研究中心及微型脈沖強子源建設等工作。
  2003年“因其為準光速重離子對撞機(RHIC,美國10億美元工程)及散裂中子源(SNS,美國14億美元工程)的設計及發(fā)展所做的杰出且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獲美國物理學會榮譽會員稱號(AmericanPhysicalSocietyFellow)。1997年至1999年,任歐洲核子中心大強子對撞機工程美國(US-LHC)BNL加速器物理部經理。1998年至2005年,先后主持了美國SNS加速器物理工作及SNS儲存環(huán)與輸運線的設計和建造,在美國領導100多位科技工作者,歷時7年完成了經費1.35億美元的該項目。2005年至2009年,先后擔任中國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工程指揮部(籌)經理及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籌)經理,總負責工程的立項、設計及預制研究。該工程于2008年9月正式通過國家立項,項目建設及配套經費19億元人民幣。
  自1997年開始,陸續(xù)在國際上17個大科學裝置或項目中擔任顧問委員會成員或常任理事。作為大會主席主持了11次國際研討會,曾擔任過28個國際會議的顧問委員會或組委會成員,作89次國際會議或研討會的邀請報告。發(fā)表了208篇大會論文,在學術雜志發(fā)表39篇論文。
溫江濤 1969年生。1992年、1996年先后獲清華大學學士、博士學位。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9月至2002年2月任美國PacketVideo公司首席科學家,2002年3月至2004年2月任北京梅地奇多媒體技術公司技術總監(jiān)、MorphbiusTech公司合伙人。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任美國Mobilygen公司視頻編解碼技術總監(jiān),之后任美國OrtivaWireless公司高級技術總監(jiān),同時擔任美國Dynno公司、美國Stretch公司、美國Ocarina公司顧問。2008年入選清華大學“百人計劃”。2008年11月來校工作,任計算機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媒體信號處理、編碼和通信理論及核心技術。先后從事科研項目12項,作為主要技術和項目負責人參與并領導了PacketVideo多媒體技術的開發(fā)、MobilygenH.264芯片的開發(fā)、OrtivaWireless無線寬帶多媒體技術的開發(fā),總資金資助超過2億美元。這些技術及產品得到了EETimes年度最有前途技術獎等提名。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30余篇論文,并被廣泛引用。單篇最高被SCI引用230次以上。發(fā)表IEEE期刊論文影響因子最低1.058,最高3.424。共獲11項美國專利。首先系統(tǒng)研究了廣義高斯信號的熵編碼,指出GR和EG碼的卓越性能,率先提出將其應用于國際視頻編碼標準,被H.264等國際國內標準廣泛接受。發(fā)明的用于多媒體容錯編碼的可逆GR和GE碼及相應的編碼技術和語法,被采用成為H.263國際標準。發(fā)明的多媒體加密的格式兼容技術成為MPEG-IPMP國際標準。在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商用方面,負責或參與研發(fā)的產品至今被世界上超過2億人使用。為IEEE高級會員、IEEE視頻技術的頂級刊物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andSystemsforVideoTechnology編委(AssociateEditor),多年以來也是MPEG、ITU、AVS等多項國際及國內標準化組織的成員。
侯旭東 1968年2月生。1986年至1996年就讀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先后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6年至2008年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間與同事發(fā)起組織“史學沙龍”,10年間舉辦學術討論會近70次。2008年5月調入我校人文學院,任歷史系教授。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受哈佛燕京學社邀請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2006年6月在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做訪問學人,并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兼及秦漢史。先后從事東晉南朝經濟史、北朝民眾佛教信仰與北朝鄉(xiāng)村社會的研究。后兩方面的研究以資料豐富、視角新穎在國內外學界產生廣泛影響。
  近年關注簡牘,尤其是新出土的湖南長沙三國吳簡的整理與研究,并致力于探索漢魏六朝的國家統(tǒng)治機制與形態(tài)。
  曾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以及日本、法國和臺灣科研課題多項。
  出版專著兩部:《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1998)與《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2005)。主編《唐研究》第13卷(2007),譯著多種。并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EarlyMedievalChina等期刊發(fā)表論文、書評70余篇。